解決方案

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我國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已經開展了多年。時至今日,醫院的管理與醫院信息系統的脫節已成為中小型醫院信息化發展的嚴重障礙。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并不單純是一個計算機構成的技術系統,HIS技術的復雜性、調用資源的密集性和用戶需求的多樣性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而更重要的則涉及到管理思想、管理制度、權力結構和人們習慣的變化等。所以,HIS首先應該是一個社會系統,是一個醫院管理者思想的集中體現。當前正是醫院信息化管理的轉型期,為了解醫院信息化的實際情況與HIS市場,記者日前走訪成都各大醫院及部分HIS系統開發商,進行了一次實地調查。
信息化應用存在諸多問題
通過對HIS開發供應商、業內人士和實地醫院的采訪,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的各大醫院大部分都使用了HIS管理系統,但是實際應用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院方領導認識不足,組織制度不完善
某業內人士戲言醫院信息化建設是“一把手工程”,無論是前期的軟硬件采購還是后來的施工與建設工作,必須要得到醫院領導的足夠重視才能順利開展。遺憾的是,目前一些醫院領導對信息化建設還缺乏相關的知識和長遠的規劃,導致重視程度不夠不全。甚至把醫院信息系統當作花錢就能買來的硬件,以為一次性投資就可以永久解決所有問題,沒有認識到隨著國家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醫院自身的不斷發展,其信息系統必然是一項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的“軟件工程”。
另外,醫院計算機管理系統的建設要靠領導的直接參與,全體職工的配合和病人的理解,才能使整個工程順利地開展下去。計算機管理系統作為現代化醫院的基礎設施之一,需要有專職的專業部門及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來進行管理維護,并需要有切實可行的工作制度作為保障。但是一些中小型醫院往往對此認識不深,沒有相應的專業部門來負責管理,而是由其它一些部門或由非專業人員來代管,以至于管理水平低下,出錯頻繁,造成資源大量浪費,不能充分發揮計算機網絡的功能。記者走訪的某家私立醫院的信息科,系統只用來管理病案,不參與醫院的信息管理,而實際參與醫院信息系統管理的卻是財會科、設備科、醫務科、總務科、院辦等部門。
2、早期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開發的主導思想存在偏差
“大多數醫院搞HIS建設,其實多是為上國家規定的社保系統不得已而為之的。”某二級?漆t院的網管說。“四川省大多數醫院的計算機系統在功能上是‘以財會核算為中心的HIS系統’”。采訪中他告訴記者,目前大部分醫院的信息管理系統基本上還處于以財務為核心的階段,這類系統對于提高醫院管理水平短期內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其弊端將逐漸顯露出來:一是這類早期的系統在設計上顛倒了主次。醫院管理信息的主體是病人的醫療信息,經濟信息是由醫療信息派生出來的。因此系統設計時應該以醫囑為核心,研究處理好醫囑與病人的賬務、藥品、檢查、治療等之間的關系。二是這類系統只能統計局部的、小范圍的信息,不能為醫院決策機構提供全面的科學的信息統籌。三是這類系統的日常業務信息是零散而片面的,比如不能自動生成病歷首頁,更不可能形成電子病歷等。因此這類早期管理系統的生命周期無疑是短暫的。
3、醫院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建設存在盲目性
成都某三級醫院的計算機房負責人告訴記者,醫院當時在組織調研及招標時,沒有書寫招標說明和規劃,也沒有根據自身實力和需求,按輕重緩急提出分階段實施方案,致使花費40 多萬元建成的網絡系統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后來在實踐中發現使用的軟件起點較低,僅立足于替代部分部門的手工勞動,缺乏應有的一些基本功能;醫院在簽訂合同時忽略了售后服務問題,而現在該系統的開發商已面臨著倒閉,致使軟件的更新維護工作跟不上而影響其正常運行,給醫院既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也造成了工作的被動性。
HIS助醫院實現現代化管理
據國家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的相關統計,目前全國現有醫療衛生領域的醫療軟件生產供應商約600家。其中:醫院信息系統生產商380家,大型15%,中型60%,小型25%。目前許多國外廠商也登陸從事生產開發。
通過成都市各醫院CIO的多方介紹和對HIS系統開發商的采訪調查收集的資料來看,目前市場上的HIS軟件在功能結構上同質化比較嚴重,也許與軟件產品本身的特點有關。各家的軟件系統幾乎都由以下幾方面基本功能組成:門診管理功能,藥房、藥庫管理功能,財務管理功能,住院管理功能,病案管理功能,醫療社保接口功能等。
實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提升醫院的整體形象,讓人切實感受到醫院的正規化、現代化管理,增強醫院在當地的影響力、競爭力,從而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幫助醫院實現科學準確的內部管理。以前醫院在管理上因為各類信息不完善,不準確、不及時的信息經常產生病人費用漏、跑、錯費現象;物資管理方面由于信息不準確,醫院對自身的家底不明,造成積壓浪費,以至物不能盡其用。使用HIS實時管理各種財務單據、庫存物資、藥品等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如在藥品管理方面,采用了國家規定的GSP管理規范,使得地方醫院在藥品供應管理與藥品有效期管理等方面更加方便規范,大大增強醫院用藥的安全性。
醫院信息化系統的有效運行,可大幅度提高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減輕各類事務性工作靠手工操作的勞動強度。同時資料精確度的提高使醫院在財務、劃價、下醫囑等環節人為造成的錯誤率降為零,使醫務工作人員能夠騰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服務于病人,保證病人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為醫院創造了經濟效益。
完整的HIS系統可實現信息的全程追蹤和動態管理,從而簡化患者的診療過程,優化就診環境,改變通常“排隊長、等候久、秩序亂”的局面,減少病人就醫時冗長的無效等待時間。某廠職工醫院的網管人員向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多數醫院就診必須經過掛號、等病歷、劃價、收費、取藥或治療等一系列過程。診療高峰時一個患者少則排3次隊,多則5、6次,這些通常會花費時間1個小時以上。實施HIS以后,每個病人用于診療的中間過程性時間會大幅度減少;假定一家醫院門診人次為2000人次/天,年門診250天算,每人少花費半小時,則可日節約1000小時,一年節約36萬小時,其產生的社會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是顯而易見的,實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思想。